反华潮不平息,澳大利亚要向新华社下手了!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17-12-08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尽管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发言人6日的警告让澳媒感受到来自中国的“狂怒”,但由该国政客和媒体共同掀起的反华潮目前还看不到平息的迹象。当地时间7日,澳总理特恩布尔正式向议会提交新法案。澳媒披露了有关法案的更详细内容。据报道,其中类似美国《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的规定将要求中国官方媒体向澳政府注册。 

资料图:特恩布尔 

据《澳大利亚人报》报道,澳政府以三个单独法案的形式向议会提交。新法案包括外国影响透明度计划、外国干涉罪和禁止政治捐款三部分内容。其中,外国影响透明度计划要求代表外国企图影响澳大利亚政治的个人或公司进行公开注册,类似于现有的说客登记注册制度。外国干涉罪使现有的叛国罪现代化,并扩大现有间谍罪的定义,包括唆使或促使某人从事间谍活动,并准备或计划从事间谍活动。 

由于圣诞和新年临近,澳议会即将休会,该法案的审议很可能会拖到明年,但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费尔法克斯新闻集团旗下的《悉尼先驱晨报》7日报道说,如果法案通过,中国官方媒体必须向澳政府注册,否则将面临起诉。该报称,中国的新华社和俄罗斯的“今日俄罗斯”很可能被要求注册,注册后“相关人员或机构不会被污名化,但要让澳大利亚民众清楚谁和外国政府有关联”。 

与此同时,澳政客继续对“亲华”议员达斯特阿里穷追猛打。澳前总理霍华德7日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说,“达斯特阿里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说话,所以他应该离开议会”。《悉尼先驱晨报》则将矛头转向前总理基廷。该报说,如果法案被通过,像前总理基廷这样退休后为“外国政府效力”的前领导人也要向政府注册。他目前担任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基廷坚持认为澳应撕下亲美标签,积极与亚洲国家发展建设性关系。 

资料图:反对党议员邓森(山姆·达斯特阿里) 

有澳商界领袖私下告诉《澳大利亚人报》,他们对两国关系恶化的担心在增加,如果两国关系继续恶化,澳企业将受到影响,并有可能遭到中国的贸易报复。在恶劣的舆论环境下,不少原本对华持客观公正立场的澳学者纷纷选择沉默,在吉拉德政府时期任外长的鲍勃·卡尔是个例外。现任澳中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的卡尔批评澳大利亚正变成一个突出的反华阵地。他说:“没有哪个美国盟友像我们做得那么出格。”

相关阅读:

澳大利亚媒体,这是中国使馆第几次怒斥你们了?

澳媒:中国“狂怒”。 

“狂怒”,多家澳媒6日如此形容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发表的发言人谈话。谈话称,近期,澳大利亚一些媒体不断炮制所谓中国对澳进行影响渗透的新闻。这些报道捕风捉影,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是典型的歇斯底里和偏执症。 

谈话以中英文形式同时发表,向一些澳大利亚媒体和政府高官发出严正警告。谈话表示,有关报道不仅对中国政府进行无端指责,而且对在澳中国留学生及华侨华人进行肆无忌惮的中伤,充满种族歧视色彩,玷污了澳大利亚作为多元文化社会的形象。澳某些政客和官员也发表了不负责任的言论,损害中澳两国政治互信,我们对此坚决拒绝。 

谈话最后称,中国一贯坚持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原则之一。中方无意干涉澳内政,也无意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澳政治进程。我们敦促澳方以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看待中澳关系。 

近来,对中国充满敌意的澳媒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所谓中国“渗透”和中国“间谍”的炒作狂潮。它们不仅把旅澳华侨华人描绘成“效忠共产中国”、随时有可能在澳“起义”的第六纵队,而且连单纯的中国留学生也不放过,污蔑他们受中国大使馆指使,威胁到澳大利亚的所谓“学术自由”。澳大利亚执政党联盟为了挽救自己的执政危机,还以所谓的中国“政治献金”为借口,多次向对华友好的政治人士发难。  

125日,近来站在反华最前线的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将矛头直指中国,他宣布将向议会提议推行新的反间谍和外国干预法,禁止一切外国政治捐款,并审视现有立法。他称,“来自中共的渗透影响令人不安”。这是澳大利亚政府第一次将外国干预行为定为刑事犯罪。 

中国大使馆措辞严厉的声明很快就引起澳媒的广泛关注。《澳大利亚人报》《悉尼先驱晨报》《布里斯班时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和澳大利亚国家多元文化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均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澳媒在报道中大都全文引用了使馆的声明,认为这是对澳反间谍法案的迅速回应,而且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狂怒”一词来形容声明措辞之严厉,认为这次中国政府真的生气了。而且,澳媒在报道中大都引用了《环球时报》近期对澳大利亚媒体歪曲报道的回应。《悉尼先驱晨报》说:“鹰派的《环球时报》称,特恩布尔政府一系列防范中国的夸张做法,不禁让人想到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澳大利亚在针对中国的问题上近乎走火入魔。” 

番外: 

今年65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播出的一档名为“中国力量和影响”的节目。该节目指称中国政府通过中国或澳籍中国商人向澳主要政党提供捐款,进而影响澳政治和外交政策。 

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15日消息,成竞业大使当天出席澳中工商业委员会2017年堪培拉联谊日开幕式并发表致辞。简单寒暄后,成竞业对“中国力量和影响”的节目做出回应。 

“多么耸人听闻的报道”,成竞业表示,首先,有关报道内容大体上是“陈词滥调”,他到任以来已听过不止一遍。在中国,这被称作“炒冷饭”,意思就是不断重复同样的话。“也许节目制作者相信,把这些缺乏根据的说法重复千遍就可以成为真理。制造这种指责的人,他们的想象力太过丰富。如果他们把这种想象力用于科学研究,没准哪一天会获得诺贝尔奖。” 

成竞业说,其次,既然这些指责是捕风捉影,但仍有一小部分人竭力渲染,显然是别有用心。显然它表明这些人不愿意看到中澳及两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发展,目的就是要制造针对中国的恐慌情绪。节目中采访的一位学者近期辩解称,节目不是要煽动恐华症。然而,他的话令人想起中国成语“欲盖弥彰”。成竞业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其核心是互不干涉内政、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将坚定地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无意把自己的发展模式强加于人。同时也期待其他国家充分尊重中国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试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中国。

本文链接:http://www.gdjsdr.com/html/global/info_21678.html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北平

看完这篇文章心情如何

头条

丛书(给理想一点时间)的若干错误观点评析

丛书(给理想一点时间)的若干错误观点评析
在当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提出了“给理想一点时间”的历史愿景,认为自由主义必将取代社会主义,自[详细]

文章排行

评论排行